看地图,再往上游走一天,大约六十多里,就到澧水源头了。澧水源头再往西七十里,便是博望县。而博望坡在澧水源以西三十里、距离博望县四十里,正是桐柏山垭口最窄的地方。
按照常识揣摩,走到澧水源的时候,山谷总宽不足两三里,没有河流冲刷之后,山谷只会愈发急剧收窄。真到博望坡,或许只有不到百丈宽。
我军兵马那么多,那么窄的地方是展不开的,还不如保守一点,走到澧水源头之后,就地扎营,一来我军持续驻扎的补给难度较低,二来也不用过于冒进深入狭隘之处,万一敌军有设伏,也可以避开。”
夏侯惇想了想:“曼成所言也略有道理,不过过于保守了。首先,这次主公让咱来攻取昆阳、叶县,目的是什么?
不是只拿到两座城池,目的是掐断敌军在桐柏山东北的全部据点,让李素的运河修不成。如果我们不够突前,突到桐柏山主岭,那李素后续只要把主岭一堵、重新筑个隘口。强牺 lingshufang.com 读牺
隘口背后的运河还能继续挖,他完全不耽误事儿,挖到只剩最后几里地的时候,再来夺回叶县,把运河最后几里和澧水源打通,那我们的防患未然还有什么效果?
而且桐柏山在这附近的天然地理,固然是越往西越窄的。可李素都已经修运河了,挖过博望坡垭口了,过于狭窄险峻的地方他们不会拓宽整顿么?说不定我军赶到那儿的时候,地势已经不如想象的险恶了,李素动用几十万民夫干了一年的活儿,都是在为我们干呢。”
夏侯惇决定部分听取李典的好意,但不完全听,到时候以实地情况为准。他这几年老是被曹操分派防守堵口的任务,他也想多立一点功劳。
而且他心中还藏了一个战术考虑,不过没有跟李典说:
夏侯惇也是知兵的,他知道越是狭窄的地形,对于部队质量更精锐的一方有利,而对于人多的一方不利。
他看似有六万大军,人数不少。可对面的敌军如果按照整个南阳甚至荆北地区的驻军规模来算,可能高达十五万,都是高顺这两年训练的新兵。
所以,比人多夏侯惇还是吃亏的,他就是得坚持找到博望坡最窄的口子来堵,让高顺后续援军人多的优势发挥不出来。
本章尚未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制大制枭